日期:2015年07月30日 点击次数:929 次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三年发展规划
一、情况分析
我们幼儿园周边逐步形成了一些发展成熟的社区资源,近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幼儿园社区家长工作已日趋规范,逐渐步入模式的发展形成阶段。几年来,我们重视落实幼儿园、社区、家庭的共建,建立和完善系列家长工作制度,促使家教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管理。
如今,是我园新一轮的三年规划,意味着我们社区、家长工作的全新开始。总结过去,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社区、家园互动的策略还比较单一,缺乏样式的创新,未能形成我园个性鲜明的社区家长工作特色。面对新三年规划,我们意识到扎实做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关系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抓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逐步形成特色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有责任为提高本地区家教指导水平作出努力。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将以加倍的努力进入跨越式的发展,拓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在新一轮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上海市二期课改《新纲要》精神为指导,本着“大教育”观,结合我园发展规划,大胆创新、改进、完善社区家长工作,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本社区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逐步实现“家园社区一体化”的工作特色,同时努力探索社区、家长工作的新路,从多角度教育转变家长观念,营造社区良好育儿氛围,提高社区家长综合素质,使家长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内容
1、多途径、多角度探索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创新家园共育的活动模式,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新三年,我们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家长工作制度,实现家长工作的制度化管理;其次重视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最后尝试挖掘利用园内外多种资源,探索家园互动的多种策略,有效促进家园互动,在实现家园共育的同时,争创“家园社区一体化”的幼儿园家长工作特色。
2、发挥园所资源优势,积极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园外自然环境及社区的教育资源,创设、扩展婴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落实社区联动,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4、新三年,我们将本着服务社区的观念,循序渐进开展婴幼儿早教工作。首先针对我们社区缺乏早教园所的现状,着手与社区计生委共同搭建“0—3岁双休日婴幼儿活动指导服务”早教平台;其次了解社区婴幼儿家长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出早教志愿者;最后规范早教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定期做好兼职培训,提高志愿者教师早教服务能力,努力为社区散居婴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育儿的指导和服务。
四、实施阶段措施及策略
第一阶段:
园内家长工作:创建阶段
常规工作方面:
(1)修订落实已制定的我园“家长工作制度”、“家长服务公约”、“家委会活动制度”,坚持把家长工作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初步实现家教的制度化管理。
(2)形成清晰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机构。设立专人负责社区家长工作,设立三级家教管理网络。
(3)年度有详细的社区家教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有计划办好家长学校,保证家长参与次数,每学期两次以上。
(5)实施对教师的家长工作指导培训,定期结合园本培训、教师家长工作指导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培训。
(6)学年成立调整家委会,履行家委会活动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7)注重发挥幼儿园班级网站作用,做好班级网站管理。
(8)各班丰富“家园之窗”宣传栏内容,定期作好家访指导记录。
(9)定期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亲子活动,吸引家长了解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创新工作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内容选用适当的指导形式,初步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家教模式。重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家长。为家园教育信息互通与交流提供条件,邀请家长嘉宾主持研讨育儿心得,分期解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迫切需要解决的育儿问题。
(2)丰富我园亲子园地专栏,规划亲子园地内容与安排,向家长宣传我园的家长工作开展情况。
(3)各班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探索开展家庭互动式的小组沙龙活动。
(4)利用“六一”节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3、尝试指导的多种模式和途径:
(1)指导方式尝试采用育儿专题讲座、亲子活动指导、资料发放三种形式。
第二阶段:
园内家长工作:成熟阶段
常规工作方面:
(1)根据需要继续补充修订落实已制定的我园各项家长工作制度等,进一步实现家教的制度化管理。
(2)年度有细化的社区家教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3)继续有计划开办家长学校,保证家长参与的次数与质量。
(4)实施对教师的阶段家长工作指导培训。
(5)调整幼儿园家委会,参与幼儿园管理。
(6)完善幼儿园班级网站管理。
(7)各班丰富家园之窗宣传栏版面,细化专栏内容,定期作个别幼儿家访指导记录。
(8)组织开展全园、教研组为单位的亲子活动,吸引家长了解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创新工作方面:
(1)结合师德培训,开展家长工作方面的师德演讲。
(2)继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问题,进一步开展家长育儿经验交流活动,分期解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迫切需要解决的育儿问题。
(3)请家长参与评选优秀班级网站管理。
(4)丰富亲子园地专栏内容,请家委会成员参与创设,形成家园互动的富有我园特色的亲子专栏。
(5)继续成立班级家委会,进一步探索开展家庭互动式的小组沙龙活动。
(6)继续利用“六一”节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开展指导的多种模式和途径:
(1)规范“03双休日婴幼儿活动指导”的婴幼儿档案、资料信息的登记。
(2)继续注重分层组织开展社区婴幼儿指导活动。
(3)指导方式力求创新,采用育儿专题讲座、亲子活动指导、资料发放形式外,开展送教上门、家长育儿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第三阶段:
园内家长工作:发展阶段
常规工作方面:
(1)继续根据需要补充修订落实已制定的我园各项家长工作制度。
(2)总结具有“家园社区一体化”的家长工作特色。
(3)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保证家长参与的次数与质量。
(4)做好有计划的教师家长工作指导培训。
(5)加强家委会管理,发挥家委会监督作用。
(6)组织开展全园、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背景下的亲子活动,继续成立运作班级家委会家园互动小组活动。
创新工作方面:
(1)开展以老带新的家长工作互动指导,形成结对带教氛围。
(2)继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问题,深入开展育儿经验交流活动,分期解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迫切需要解决的育儿问题。
(3)调整丰富亲子园地专栏内容,显现家园互动特色的亲子专栏。
(4)完善班级家委会活动,深入开展家庭互动式的小组沙龙活动,撰写相关经验总结。
时间 |
阶段目标 |
主要措施 |
责任部 门 |
备注 |
|
1、教师要有孩子创设宽松、愉快的良好环境,让幼儿有自主活动的权利,教师多倾听幼儿的意见,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
1、选择教育内容:对社区内教育资源进行一次调研,重点筛选对幼儿教育有正面、积极影响的教育资源。
|
园 长 室
家 教 组 长 |
|
|
1、挖掘、有重点筛选社区教育资源:本学期老师们能深入实地研究,多次上门请教社区里的教育干部,对社区内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汇总。我们把社区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 2、建立必要的社区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一种重要补充,同时又把社区资源分为活动基地、德育基地、教育基地三部分。 |
1、通过研究,让幼儿初步了解社区中一些有效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增强幼儿环保意识,萌发幼儿敬老、友爱、勤劳、善良、勤俭节约等健康情感与品德,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生活中的环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 2、同时,建立幼儿园与社区联系的常规性合作,探索一条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的工作方案。
3、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方案。
|
园 长 室
家 教 组 长 |
|
|
1、开展“如何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探索研究,初步研究和尝试了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一些做法,形成了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主线。 2、通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的合作、利用仅仅停留在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在如何发挥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方面还挖掘不够,指导0—3岁家庭教育上也不够深入。因此,我们在总结去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关系。 |
1、《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2、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将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如何将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4、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社区教育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园 长 室
教 师
家 教 组 长 |
|
上海宝山区月浦博爱幼儿园咨询热线:021-36301047 021-36301054
沪ICP备15004445号 沪公安备 31011202006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