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记录

 日期:2015年07月30日 点击次数:819

教师培训活动记录

时间:

2015.6.28

地点:

教师办公室

主讲人:

徐廉

主要内容:

学习《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出席人员:全体教师

一、           聆听讲座

《指南》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将为上海幼教新世纪的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基础。《指南》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七个部分组成。

1、幼儿园为什么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

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如何发挥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健康、营养、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如何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拥有最好的人生开端?这些问题是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动因。

2、幼儿园新课程有何特点?

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特色是:

——提供适切的教育内容以配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

——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基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进行学习;

——以主题活动等组织学习;

——幼儿有机会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同龄活动,异龄活动;个别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体锻活动、游戏活动、区角活动、学习活动等;

——照顾幼儿的发展差异;

——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主张幼儿园、教师、家长与社区协力帮助和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3、在培养目标上的变化?

“目标”主要表明了课程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哪里。《指南》中的目标在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接触”、“发现”、“感受”“尝试”、“兴趣”等词汇,突出了情感、态度、习惯、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从中可以看出目标导向上的变化。

幼儿园不仅仅是让幼儿达成知识性的目标,还必须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情感的丰富以及思维发展等。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与动力,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好问、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是新课程改革要追求的目标。

4、幼儿园是如何划分课程内容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划分相比,《指南》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教育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领域,并整体地设计内容的组织结构。

5、如何才能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同时,突破学科中心,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呈现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有发展价值的教育内容;突现个别化教育,增强个别性学习与活动在各种活动中的比例,为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方式以及需要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能力、情感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满足每一个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这些是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关键点。

6.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幼儿发展性评价,评什么?不应仅看幼儿学到了多少知识、技能,更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交往等,尤其要着眼于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高投入度”的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几乎不转移,专注力强;幼儿的情绪看上去很愉悦,而且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表现出兴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关注很多细节,并且会持续探索一件事情,愿意接受有挑战的任务。这些非智力因素增长对幼儿一生的成长极具意义。

怎么评?幼儿发展评价不是通过测查、考试来进行的,主要应采用观察法、调查与访谈、建立档案袋评价等。

7.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有哪些?在时间安排有何原则规定?

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

8.幼儿园的新教材有何新的特点?

新教材主要有如下特点:

(1)  体例独特,体现新的价值观。

(2)  内容新颖,注重直接体验。

(3)  多种样式,体现活动的各自功能。

二、布置作业:

自读《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并写好学习反思

 

上一篇:园长讲座 

下一篇:教师培训 

上海宝山区月浦博爱幼儿园咨询热线:021-36301047    021-36301054
沪ICP备15004445号  
 沪公安备 31011202006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