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孩子你以为你懂他 ?

 日期:2016年04月08日 点击次数:771

如果有人问:“幼儿最吸引人的阶段是什么时候?”大部分人一定毫不犹豫地说:“4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成长的脚步非常快, 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机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5、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并且即将再次迎来叛逆期,面对长辈或者老师的教导有意识地逆意顶撞。今天我们就来叨叨4—6岁孩子的教育特点吧。

1、 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4岁这阶段的多话现象。孩子会经常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呢?等等,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但是像“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

2、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4岁左右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自言自语是孩子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3、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5、6岁几乎就是有记忆的年龄了!在这个时候孩子容易模仿,所以父母的行为举止和言语谈吐一定要注意。好的模仿,我们要去鼓励,坏的呢,我们不要表现出明显的斥责,而是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告诉他,引导孩子加以改正。

4、树立父母权威性,教育保持一致性

5、6岁这个时期孩子需要的是朋友式的指导和共同学习的朋友,而不需要严格的批评式教育。需要经常有意识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陪同孩子一起将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一起分析,总结原因,然后,指引孩子用客观理智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时候,一定要向他解释,这是为什么。这样树立了父母的权威性,特别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避免孩子出现矛盾的心理。

5、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这就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6、培养孩子的耐性

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延长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容易获得成功,成功给孩子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这样的活动,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7、游戏就是学习

事实上,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看图说话既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上一篇:优秀父母的“岗位职责” 您做到了吗? 

下一篇:这样给孩子立规则,家长省心、孩子受益 

上海宝山区月浦博爱幼儿园咨询热线:021-36301047    021-36301054
沪ICP备15004445号  
 沪公安备 31011202006674号